为响应习总书记3月22-25日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的指示,4月19-26日我校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以下简称茶产业链体系)多位专家在首席科学家孙威江教授带领下,深入闽北和闽东茶区,开展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低碳茶园建设、茶叶品质调控、校地企合作等领域的科技服务工作。
4月19日,孙威江教授一行9人赴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开展茶树种质资源联席研讨会,共同商议我校选育的创新种质资源福星系列品系的推广应用、新品种登记等相关工作,并制定下半年茶产业链体系与武夷星公司共同承担的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案。
图1 茶产业链体系专家一行在武夷星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4月20日,茶产业链体系一行人员随后赴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调研共同研制的团体标准《陈年武夷岩茶》、《陈年武夷岩茶储存技术规范》的推广应用情况,收集这2份标准的反馈意见;参照标准,对公司现有的陈年武夷岩茶对样审评,探讨陈年武夷岩茶的风味特征。会后,孙威江教授代表我校授予六禾公司示范基地牌匾。
图2 茶产业链体系专家一行在六禾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作为六大茶类的后起之秀,近年来福建白茶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趋势。维护福建白茶的原产地优势,稳定福建白茶的产品质量已成当务之急,也是茶产业链体系福建主要茶类原产地溯源与标准体系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4月23日,受孙威教授指派,茶产业链体系陈李林博士、林琳博士、黄艳博士深入福鼎稀白茶业有限公司,调研2021年白茶春季生产情况,并抽样检测白茶品质。
图3 茶产业链体系成员在基层取样
4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在福鼎市太姥山镇方家山村举办项目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我校茶产业链体系专家及宁德市有关部门领导参加揭牌仪式。
图4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示范基地授牌
体系专家听取了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明峰、总经理黎美圆、副总经理张诗中关于大荒茶业发展规划、施肥和植保管理技术的汇报,提出茶园缺镁、产量偏低等疑难问题。针对公司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探讨,体系专家提出保护利用好茶园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并不断挖掘本土天敌防控茶园病虫害作用,增施有机肥,深挖品质,创建万亩茶林共生康养生态模式,为茶园绿色健康管理和茶叶安全优质生产保驾护航。孙威江教授还强调要高度重视茶树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护,肯定了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在福鼎白茶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方面成效。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白茶茶树种质资源圃,发掘一批性质优异或特异的白茶茶树种质资源,开展茶林共生栽培管理技术,重视白茶生产加工工艺传承与创新,强调白茶品质提升研究和白茶新产品研发,严保茶叶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示范应用茶产业全链条体系,助推福鼎白茶高质量发展,实现福鼎白茶进一步升级腾飞。
图5 茶产业链科技体系专家及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研讨会
图6 实地考察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中国白茶茶树种质资源圃和森林荒野老树白茶园
图7 4月25日,孙威江教授为福鼎茶叶协会的学员开展白茶系列标准的宣贯工作
4月26日上午,茶产业体系赴中国白茶研究院,参与开放课题立项、示范基地推荐等工作会议。会议由茶产业链体系首席科学家孙威江教授主持,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参加并作出重要指示,会议现场针对企业设立研究所、商标注册等问题开展了激烈的探讨。
图8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蔡梅生考察白茶研究院办公地点并参加第2季度工作会议
茶叶历来为福建的重要经济作物,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高校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科技服务体系的引领下,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多年不懈努力下,武夷岩茶、福鼎白茶、闽南乌龙茶等知名茶叶产品为我省的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茶之道,是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道,我校茶产业链体系将继续在孙威江教授的带领下,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